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司徒炳雅長老,再見了!


十二月十五日司徒長老被主接回天家,走了。

差不多二十年前初來教會時便認識司徒長老。起先只是在主日或者伉儷團契中見到他,後來有機會與他一齊在教會中事奉。

他是參加教會最早的幾個人之一。50多年來與教會一齊成長,一齊經歷風浪,一齊經歷上帝恩典。在他家中存有不少教會初期聚會的珍貴照片。從他夫婦二人口中,亦得知不少有關我們教會的往事。特別是初期建堂的歷史。

司徒長老為人頗為低調,從來沒有見過他在教會中擺出長老的架子。他卻是非常愛護後輩,對教會內較年青的,總是鼓勵。他對教會可說是50年如一日地忠心參與和服事。從會友到成為執事,以致成為教會的長老。雖然他幾十年來都忙於經營他的餐館生意,但從教會的會議紀錄中卻可知他仍是忠於他所承擔的崗位,很少缺席會議。每個主日亦總是見到他穿上整齊的西裝,和太太準時到來聚會。司徒長老患有糖尿病多年,必須按時進食,以免出現血糖過低的情況。但在主日崇拜中卻絕少因此而早退。反而他會預先預備一些小糖果,遇上崇拜聚會過長時,便會以糖果充飢,堅持待聚會完結時才離開。

十年前當教會堂主任牧師離開時,他面對不少持不同意見者的壓力,甚至當面指責叫罵。有一次在會議後被一弟兄在教會中追在他身後來責罵,以致當時他被氣得滿面通紅,大有隨時不支的狀況 。但是長老並沒有因此而從此離開教會,亦沒有與那弟兄計較。他總說神召會是他的家。他在這家中不為別的,只為是要服事敬拜神。

長老對教會年多前開始的西北植堂事工尤其支持。由於我是負責同工,所以每次碰面,總是關心地了解事工的進展。總是鼓勵我需要忍耐,提醒我神必會在其中開路。

長老對神的信心在他人生最後的兩個多月尤為令人佩服。十月初時,醫生告知他只有幾天的日子。我們得知消息後便即時到醫院去探望他。只見他滿懷信心地告訴我們,他相信一切都在神的手中,甚麼時候神要接他回去,他就回去。沒有一點的懼怕,沒有一點埋怨。結果,一個星期過去了,他離開醫院回家。我們每次去探望他時,見他雖然身體確實是軟弱了,但是信心仍是那麼堅定,仍是不斷數算神在他身上的恩典,特別喜歡講及怎樣在香港決志相信耶穌的事。在他離世前兩天我們一群西北事工的弟兄姊妹探望他時,他又再次提起那差不多60年前的往事,仍是滿有感恩。

在緬懷這長者的時候,不期然使我想起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後書4章中的話: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司徒長老,多謝你留下那如雲彩一樣的見證,成為我們的鼓勵。


人生確實有生亦必有死。你願意別人在你離開世界時怎樣懷念你,評價你呢:是一個成功的專業人仕、長袖善舞的商人、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是一個好牧者…?

但我想怎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蘇恩佩所言,我『在上帝眼中的評價如何』。

香港突破機構的創辨人之一蘇恩佩在她的著作《死亡別狂傲》中寫道:

『要是現在我就要死了,甚麼是最重要的?即使明天要上試場、見總統、或甚至是結婚,都再也不重要,因為沒有機會了。要是這一秒鐘我馬上就要死,那麼只有兩件事是重要的:其一是能否坦然面對上帝;其二是這一生──至此為止,再沒有第二個機會──在上帝眼中的評價如何。』


但願我們每一個在那日都可以『坦然面對上帝』。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Christmas or Xmas

It is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ays of the year for Christians: Christmas. This is not only a time for Christians to celebrate “the Word became flesh”, for some it is also a time to battle those who want to “take Christ out of Christmas”. One of the tasks is to voice out our objection of using the word “Χmas” in place of “Christmas”.

It is commonly understood that “people have taken Christ out of Christmas and replaced him with an unknown X” (since X is the symbol for unknown quantity in mathematics). Therefore, as Christians, we are told not to use it, we are reminded that the world is threatening our faith and blasphemy our Lord by using the “X” word.

However, it is so unfortunate that such view is far from the true and reflects only how we get worked up easily about things that are either largely irrelevant, or incidental, or that we do not really understand.

According to the dictionary: The word Christmas originated as a compound meaning "Christ's Mass". It is derived from the Middle English Christemasse and Old English Cristes mæsse, a phrase first recorded in 1038. "Cristes" is from Greek Christos and "mæsse" is from Latin missa (the holy mass).


On the other hand, the Greek writing of Christos is Χριστος.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Greek “Χ” is transliterated to “Ch” in English. In another word, “Xmas” is derived from using the first Greek letter of Χριστος (Christ) and the “mas”. In the early church, the first two Greek letter of Christ “Χρ” were used to create the chi-rho monogram that symbolize Christ. Literally “Xmas” is exactly means “Christmas”.

According to Dennis Bratcher, the Director of The Christian Resource Institute:

“The exact origin of the single letter X for Christ cannot be pinpointed with certainty. Some claim that it began in the first century AD along with the other symbols, but evidence is lacking. Others think that it came into widespread use by the thirteenth century along with many other abbreviations and symbols for Christianity and various Christian ideas that were popular in the Middle Ages. However, again, the evidence is sparse.
 In any case, by the fifteenth century Xmas emerged as a widely used symbol for Christmas. In 1436 Johannes Gutenberg invented the printing press with moveable type. In the early days of printing typesetting was done by hand and was very tedious and expensive. As a result, abbreviations were common. In religious publications, the church began to use the abbreviation  for the word "Christ" to cut down on the cost of the books and pamphlets. From there, the abbreviation moved into general use in newspapers and other publications, and "Xmas" became an accepted way of printing "Christmas" (along with the abbreviations Xian and Xianity). Even Webster’s dictionary acknowledges that the abbreviation Xmas was in common use by the middle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No doubt the season of Christmas has bee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cular and commercialized. However, the word “Xmas” is not a modern invention to try to convert Christmas into a secular day, nor is it a device to promote the commercialism of the holiday season.

The world has no way to kick Christ out of the world since He is the creator. Christ died for His bride and had given up His life for His bride, the church. The only one could make Christ vanish today in the world is His bride, the church. The only one that could devoice Him is his own bride since Christ did not have a (marriage) covenant with the world, even though He came for the world, but with His own church.

As the church shows decline in this part of the world, we try so hard not only to fight back but also try to blame “the world”. However, as the author of the “an unstoppable force” wrote: there is no perfect storm out there could sink the church. I believe it is so true, as long as our Lord in aboard with us.

Wish you all have a Merry Xmas.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動或靜

在加拿大每逢進入十一月中,整個社會都驟然忙碌起來。可能一方面是很快又進入年終,另一方面因為聖誕節臨近吧,不論工場中,家庭,個人,甚至是教會,步伐節奏都加快了。

但是不少人卻是很享受這種忙碌的生活模式,覺得在緊湊的生活節奏之中,生活才有充實感,特別是在工場中,那才是一種『重要』的表徵。

這種『忙』的文化,不只是一種社會的現象,亦經已入侵了教會當中。因此有些教會甚至以在一年中辨了幾個佈道會、培靈會、開了幾個課程、攪了幾個活動為衡量『成功』的準則。

近年在中國出現了一個新群體,被稱為『窮忙族』。據報道這群人的『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每天腳不離地的忙着,甚至超時工作,卻不知忙些甚麼,為甚麼而忙,看不到效果,也看不到希望。每天忙碌卻不見收入增加,總是入不敷出,感覺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我們今天是否也成為了『窮忙族』的一員而不自知呢?

但那是否意味我們要做個『投閒置散』的人,過一種逍遙自在,行行企企,食飯幾味的生活呢?究竟我們應該過一種忙碌抑或是一種游閒的生活呢?

在路加福音10章中就記載了耶穌遇到了一個類同的問題…

當耶穌和祂的門徒由北部的加利利往耶路撒冷的路上,來到距離耶路撒冷不遠的伯大利時,遇到一個叫馬大的女子,不知是否因為她聽到耶穌行了許多的神蹟奇事,甚至連祂的門徒亦是大有能力的關係,當她知道耶穌要路經她所住的村莊時,就很熱心邀請耶穌到她的家,要接待耶穌。

接待客旅在當時的猶太人來說不只是一種風俗習慣,更是一種『神聖的任務』。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2:13就提到:『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的款待』。意思就是要愛路經的客旅,要用心的接待他們。事實上,古時的猶太人往往將到家中最好的拿出來招呼客人,將最舒適的地方讓給客人留宿。甚至不惜一切來保護那些在他們家中作客的人。創世記19章中記載,當時住在所多瑪的羅得就為了保護在他家中作客人的兩個人(天使)而願意犧牲自己的兩個女兒。

相信馬大亦是承襲了這種傳統,亦履行了當時要『接待客旅』的神聖責任,為了將最好的給這位上賓,於是為祂盡心盡力地預備各樣食物,休息的地方等等…

但是可能因為要做的事實在是多,心裏開始煩躁,心裡惑到忙亂。 正在希望可以找到人幫手的時候,卻看到妹妹馬利亞靜靜地是坐在耶穌的腳前著聽衪的道,聽祂的教訓。

一看到這個情境,馬大心裏更加不高興,更可能有一些苦澀味:

『作為一個女子,當有客人來到的時候,不是應該做服侍的事嗎?不是應為客人倒水洗手、洗腳,又或者酙茶遞水,又或者在廚房裏幫手預備飯食,甚至預備客人住宿的地方嗎?如今馬利亞不止沒有盡自己的責任,而且還坐在這個老師的腳前來聽祂的道…』

原來當時的學生在學習時都是會圍坐在老師(拉比)腳前。那即是說馬利亞要成為耶穌的門徒。『她有資格嗎?』馬大的心裏可能在發惱。

可能因為馬大心裏實在非常煩擾,在情緒的沖擊之下,以致提出了一個不尋常的要求:
馬大對耶穌說:
「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不關心嗎?請吩咐他來幫助我。」

但是耶穌卻以一種憐愛的口吻回應她說:
「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耶穌沒有明言馬利亞選擇了的『上好福份』究竟是甚麼。不少的人都以為耶穌在這裏的反應是說明了祂不喜歡馬太的伺候,認為她那種『忙碌』的服事是沒有價值,以為祂是不喜歡馬大那種所謂物質上的服事。有註釋書就指出:耶穌責備馬大讓物質上的忙碌阻礙了屬靈的生活。

但是如果能設身處地去理解馬大的行動,我們會明白她的行動完全是出於一種良好的動機,事實上這裏所講的伺候就是其他地方譯作『事奉』的同一個字。這個字的名詞亦有譯做『執事』。不論是事奉或伺候,都是一種謙卑的功課,是神喜悅的。而事奉本身亦必會有行動,就算是代禱的服事,都有行動。耶穌所關心的是馬大在伺候的過程中『忙亂』了,『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

『心裏忙亂』的原文是περισπάω, 意思是『分了心distracted』。BDAG指出它的意思是『注意力從一個重心中被拉開了而分了心』。 和合本的翻譯在這裏就比英文譯本的“distract”更為貼切。因為人在忙中人就很容易會亂,尤其是當心從神的身上而被拉開到許多其他次要的事上。而心亂就很容易會為到許多的事而感到煩擾。

中國人的忙字很有意思:心 ┼ 亡 = 忙。是否意味『忙』的時候,就會失去心而亂?

耶穌不是責備馬大讓物質上的忙碌阻礙了屬靈的生活。而是關心馬大在服事中分了心,錯失了最不可少的一樣,就是將生命的重心建立在神的身上。

今天在我們的事奉和人生中都難免有處理不完的事,或者有很多令人沮喪懊惱的事。我們要不為這些事而煩擾,就必需要將人生的重心建基於神的身上,才不會分了心,才不會為了身邊的大大小小事情而受到困擾。成為人生中或事奉中的『窮忙族』。

馬利亞的福份,不只是她選擇了安靜地地坐在耶穌的腳前來聽道,而更加是因為她沒有將焦點重心離開了神,以致『心裏沒有忙亂』。

但願今天我們不論在動或靜中,都不可偏離了我們生命的焦點,就是主耶穌基督。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橋樑

不少對教會認識不多的人都有一種印象,認為參加教會是需很多時間:不單只星期日要去教會,還有其它不同的聚會,再加上各樣的『事奉』,花在教會的時間實在不少。

有人問『為何基督徒不像並他很多的宗教,只要信徒履行『敬拜』的禮儀…只要帶備禮物,例如香燭,香油等來到神祇所在之地敬拜便可,祈福之後就可以離開,不用花其它時間參與當中的宗教工作…』

一般最直接的都會想到耶穌的榜樣。但是『事奉』的概念可以追溯至神與祂的子民以色列人的約。

按出埃及記的記載,以色列人在埃及寄居四百三十年之後,在耶和華神的恩典中,藉着摩西的帶領,百萬計的以色列人經由蘭塞離開埃及,向迦南進發。在路上經歷了埃及的追兵,缺水,缺粮,亞瑪力人的攻擊等等(出17:8-15)。到第三個月時,以色列人來到西乃的曠野並在山下安營:

那時,耶和華從山上呼喚摩西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於是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而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覆耶和華。
(出埃及記19:1-8)

神就是如此與以色列人定下了聖約,成為了耶和華神所揀選的子民。在這約中,我們可以留意到神不只要以色列人成為屬祂的子民,還特別提出,要他們整個民族成為一個『祭司的國度』。

『祭司』在以色列人的文化歷史宗教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神原意是整群以色列人都負有為祭司的職份,成為一個全國每個人都有祭司職責的國家。但是在實行上,神在整個民族中揀選了『利未』支派的亞倫一族,成為在專職在聖所中服事的祭司(出埃及記28:1-4)。

作為祭司的不只執行宗教禮儀:包括按規定處理祭牲,管理會幕中的燈,確保這燈不熄,大祭司每年一次進入至聖所為百姓的罪代求等事。亦是上帝律法的守望者,教導者;作為聖潔與不潔間的媒介,審判者 (利未記10:9-11)。

一切在會幕中的工作,不單只是一種職責和事務,更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祭司代表了以色列人向神獻祭,向神禱告,即是成為了子民與神之間的橋樑。
以色列人相信人不可以直接來到完全聖潔的神面前來,因為不潔的人是會被神擊殺。就算是聽到神的聲音亦會死,因此當他們在西乃山下時要摩西代表他們去見神,去與神立約。(出埃及記3:20, 20:19)

到新約時代,使徒彼得宣告,因着耶穌基督的救贖,每一個信徒都因為耶穌的血所成就的新約,成為了這位獨一真神的子民: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那即是每一個子民,與昔日的以色列人一樣,同樣負有祭召的職份。其中的主要責任就是作為未認識神的人與神之間的橋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神揀選以色列人成為自己的子民,不是要他們獨享從神而來的祝福,從神而來的思典,而是要他們成為外邦人與神之間的橋樑。

以色列人是祭司的國度,因為祭司的角色就是神與人之間的橋樑。神揀選百姓,就是要他們透過敬拜耶和華,也透過遵守律法誡命,有崇高道德操守,從而讓萬民認識道德,認識律法,認識耶和華,即是要以色列人成為萬民與神間的橋樑。

耶穌以祂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血將我們從罪中拯救、釋放出來,成為祂的子民,亦同樣期望我們成為神與世界的橋樑。

今天基督徒都說『服事』:在教會中幫忙,從管理,策劃到清潔等等。就有如昔日祭司在會幕中點燈,主持獻祭,分別『潔與不潔』等各種事務。但祭司最重要的角色卻是『作為人與神之間的橋樑』。而你的生命,就是最佳的橋樑,因為可以使人從你的生命看出『…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耶穌]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就好像昔日的祭司,有特別的服飾,使人看出他們是『分別為聖』在神面前服侍的一群。

『事奉』是神的吩咐,是約的一部份,是基督徒生命的模式。作為世界與神之間的橋樑是這永恆事奉的基本本質之一。
今天你會如何去履行祭司的職任?…只是在教會中?還是願意走出去…去到世界裏?以生命來作為這橋樑…

在臺灣有一位牧師的女兒,天生就是一位腦性痲痺患者,全身佈滿 不正常的高張力,且無法言語。但,她卻靠著無比的毅力與 信仰的扶持,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博士,並到處現身說法,幫助他人。

有一次,她應邀到一個場合演"寫"(不能講話的她必需以筆代口),會後發問時,一個學生當眾小聲的問:「妳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妳都沒有怨恨嗎?」這個無心但尖端的問題讓在場人士無不捏一把冷汗,深怕會深深刺傷了她的心。

只見她回過頭,用粉筆在黑板上吃力地寫下了 「我怎麼看自己?」這幾個大字。

她笑著再回 頭看了看大家後,又轉過身去繼續寫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上帝這麼愛我!
五、 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八、……

忽然,教室內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又回過頭來靜 靜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結論:「我只看 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眾人安靜了幾秒後,一下子,全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與無數感動的淚水,那天,許多人因著她的樂觀與見證而得到激勵。

這個樂觀的腦性痲痺患者就是美國南加洲大學藝術博士,在台灣開過多次畫展的黃美廉女士。

黃美廉她自己說:我的爸爸媽媽不但不放棄我,反而更加愛護我,他們每天只要有空就會來抱抱我和我玩,對我說聖經故事。而且他們會抱我出去探望朋友,並對朋友介紹說:「這是 我的女兒,上帝愛她,我們也愛她。」這點影響我很深,上帝是愛我的,儘管我的身體殘障,但上帝和家人都永遠都支持我及愛我的。例如我兩位阿媽,在小的時候 對我的愛護,讓我深深懷念。

黃美廉女士就以她的生命成為了一道活的橋樑,使人得見神的慈愛和能力。

過去利未人服事到50歲就可以退下(民數記4章),但是今天我們祭司的職事卻是一生的。今天你可願意一生忠心地履行這承諾嗎?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從衣裳的繸子想起…

在聖經的馬太與路加福音裏,都記載了一個『患了十二年的血漏的女人』故事,那被當時社會視為不潔淨的女子,花了一生的積蓄,都沒有人可以醫好她,後來她遇見了耶穌,不顧一切地從人群中擠到耶穌的身後,摸了耶穌衣服上的繸子一吓,那『血漏立刻就止住了』。(太9:20-22;路8:43-48)
而在馬太福音23:5 中,耶穌說法利賽人與文士:『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來叫人看見他們的虔誠表現。

究竟為何當時的人要在衣服上加上『繸子』呢?以現今的審美眼光看,一個大男人的外衣上加上一串申的繸子,不是有點娘娘腔嗎?

他們在衣服上加上『繸子』,其實是神的吩咐。

民數記15:38和申命記22:12中分別記載了耶和華神的吩咐:
『你要在所披的外衣上四圍做繸子』 ;『你吩咐以色列人,叫他們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做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

目的是要他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像你們素常一樣; 使你們記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與你們的神。 』

今日一般猶太人的衫不再有繸子,但他們仍沒有忘記神的吩咐。今天他們將這『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的繸子織在他們的禱告巾(ṭallit)的四角。在早禱時披在身上,提醒他們要『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

按猶太傳統,這些繸子每條都是以8 條線織成,結有5 個重疊的結。。而『繸子צִיצִת))』這個希伯來文字的數目是600,因此,8 條線加上5 個重疊的結,加上600,總數便成為了613,正好是象徵了猶太人從舊約律法書中顯生出來的613條誡命。是要提醒以色列人要守神的教導。而律法書的希伯來原文是Torah,原意就是教導和指引。而不是一條條硬生生的法律條文。

在禱告時,耶穌那時代的猶太人,包括耶穌,不只都會穿著有繸子的衣服,並且會帶上經文匣子(tephillin)。
馬太福音23:5 的『經文』原文實在是指經文匣子。

在申命記中,神吩咐以色列人要將『我(神)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 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6:6-8);

基於這吩咐,以色列人就以皮革製成小盒,內中放了四段經文: 出埃及記 13:1–10, 11–16; 申命記 6:4–9; 11:13–21。就是記念『神的拯救』和『人對神應有的回應』。在禱告時,小盒子分別纏在左臂(心的對開處)和前額(頭腦之上)。表示盡心,盡性,盡意愛神。

而繸子與經文匣子就在禱告時提醒了以色列人要在神面前醒察記念『神的拯救』和『人對神應有的回應』。


今天禱告的課題很多會集中在:如何禱告,甚至是禱告的功效:怎樣才會蒙神的應允…禱告的書亦很多時集中在『應允』或者是『如何』的層而面上…

但昔日的猶太人禱告除了向神祈求和呼求外,亦非常著重在禱告中與神同在,並且在禱告中不忘『神的拯救』和『人對神應有的回應』。

禱告的希伯來文是tefillah。 其字根的意思是 『在站立(神的面前)中作出自我判斷,「判斷」』。

當代拉比Rabbi Herbert Goldstein在信中寫道:

禱告不單只是作為向神的訴狀/訴求,亦是對我們自身的影響、感化。在許多世紀以前,詩人George Meredith的宣告正好反映了我們(猶太人)先賢的思想:他說『當一個人在敬拜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時,他的禱告就已蒙應允了』。禱告有著一種雙重作用,就是將神帶向人,同時將人帶向神。


或許今天不少基督徒以為猶太人的一套與我們完全無關。但事實上昔日神透過猶太人和他們的文化啟示祂自己,耶穌亦以猶太人的身份成為肉身,因此我們若能更多了解他們的文化,學習他們當中的優點,我們會更明白神對我們的教導。

因此,讓我們在每天的禱告中,學習不要忘記上帝的恩,不要忘記在神面前先自我省察…

若我們不先與神有正確的關係,恐怕我們的禱告不知會去了那裏…?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
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139:23-24)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Stolen Car

Read below story in a community newspaper in B.C.:

A number of cars were waiting at a stoplight. The light turns green, but the man in front didn’t notice. The woman behind him begins pounding on her steering wheel, yelling fruitlessly at the man to move. She is going ballistic inside her car, ranting and raving, pounding on her steering wheel and dash. The light turns yellow. The woman begins to blow the horn screaming her lungs off. The man finally looks up, sees the yellow light and goes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just as the light turns red.

The woman is beside herself, still screaming in frustration as she misses her chance to get through. Suddenly in mid-rant she hears a tap on her window and looks up into the barrel of a policeman’s gun. The officer tells her to shut off her car while keeping both hands in sight. She complies, speechless at what is happening. Then, the policeman orders her to exit her car with her hands up.

As she does, he orders her to turn and place her hands on her car. Still stunned, she complies and she is quickly cuffed and hustled into the patrol car. Bewildered by the chain of events, she is driv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where she is fingerprinted, photographed, searched, booked and placed in a cell.
After a couple of hours, she is escorted back to the booking desk where the original officer is waiting with her personal stuff. He hands her the bag and says, “I’m really sorry for this mistake. You see, I pulled up behind your car while you were having that tantrum. I noticed the: “Choose Life” license plate holder, the “What Would Jesus Do?” bumper sticker, the “Follow Me to Sunday School” bumper sticker, and the chrome plated Christian fish emblem on the trunk. Naturally, I assumed you had stolen the car!”

Do you behave like a car-thief?


Apostle Paul: I therefore, the prisoner in the Lord, beseech you that you walk worthy of the calling with which you are called (Eph 4:1)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新不如舊,舊不如新?(2)

Israel wine-press ruins
…除了『一同坐席』,『一同吃喝』的問題外,法利賽人與文士同時亦質疑耶穌的門徒沒有按當時的規定履行『禁食』規條。

對於猶太人來說禁食並非是陌生的行為。古猶太人認為飲食是快樂的一種外在表現,因此當他們極不快樂或者是心中充滿焦慮時,他們就會禁食。因為他們『不想再有快樂』。因此在有人死亡時,或者是國家面對攻擊時,人都會有禁食的行為 (撒下1:12)。

但有時是為了要克苦己心,讓自己可以更專心禱告也會禁食。以斯拉與利希米就為了要專心禱告而禁食。

而按照摩西律法或者是妥拉的規定,猶太人只在贖罪日才需要一定禁食(利未記23:27),目的是要藉住禁食在神的面前自我醒察。

總的來說,禁食本來在於個人情緒的表達多於是宗教或者是屬靈的含意。

但在猶太人的歷史中,尤其是在亡國被流放之後,禁食的規定愈來愈多,來到耶穌的時代,法利賽人和愛色尼人更加重視『禁食』。他們的要求比猶太人傳統(妥拉)要永更嚴。本意是為了幫助以色列人重過聖潔的生活,愛色尼人、法利賽人、甚至是施洗約翰都特別強調『禁食、禱告』。有一些法利賽人更加標榜一星期(在星期一及星期四)兩次禁食,以表示自己是敬虔的。
因此當時法利賽人對『禁食』的要求相對妥拉的要求是『新』的。

耶穌對於這種『新』的要求,不以為然,因為祂看出那只是有外在行為的一種宗教規條。

耶穌面對指責,他用了另一規條來回應:根據當時律法,在當禁食的日子中若果遇上婚宴,參加婚宴的人是可以不用禁食。因此絕無需要在歡喜快樂的日子為了守規條而禁食。

耶穌指出「內心比外在的、只有空殼的行為重要得多」:那些新的規條,新的法則若果缺乏了真正屬靈的內涵,那亦只是虛有其表。反而失去了神古舊教導的意義。因此耶穌強調『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路5:39)

基於馬太或者是馬可福音的記載,有不少人認為耶穌這句話是一個警告或者是一句諷刺話,是要提醒人『不要戀棧陳酒』。但是在路加這段記述中,在卻完全沒有警告或者是諷刺的意味。事實上我們在讀附類福音時,必須避免為了融合相同記述而將某一卷書中的理解加於另一卷書上。我們必須讓每卷書有它自己的獨立性。

今天對餐酒有認識的人都會同意,一般來說,舊的酒都會比新釀的好…

事實上猶太人都是完全同意『舊酒是好的』:
在便西拉智訓9:10中指出:永遠不要拋棄老朋友,你永遠找不到可以代替他的新人。友誼好像酒一樣,愈是年深日久,便愈是醇美。

所以當祂說:『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時,大家都會很認同。不會以為祂是在講反話, 或者以為祂是在提出些甚麼警告,叫人提防那些認為舊酒是好的人。

事實上,耶穌是藉着在場法利賽人與文士的質問,勸人要歸回上帝教導的真義→就是那『陳酒』,就是上帝自創世以來就有的道。

今日我們處在一個極速變化的世代中,時代不斷在改變中,人不斷地求變,希望可以追上時代的變化,希望變得更好…。

於是乎不知不覺之間,凡是舊的,都應該歸『垃圾桶』,包括信仰。

在美國,當傳統基督教的人數每年在下降之際,在1987-98年間出現的新興宗教團體就有至少四百個。日本的創價學會,一些混合宗教如超覺靜坐,法輪功,新紀元運動都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他們教人怎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體現自我,如何運用意志力來把內心的煩惱和焦慮排遣出去,體現超能力,進入忘我的內在旅程…

但是這些都不能夠真正完全解答到人生的真正問題。

唯有神在四千年前向阿伯拉罕啟示,向以色列人啟示的道,就是在二千年前藉住耶穌而完成的救恩,才是人生的出路。

但對於不少人來說這都已是過時,甚至是一些基督徒都提出新的理論…甚麼所有耶穌的神蹟不是真有其事…等等。亦有些為了要能夠與其他宗教,社群對話,甚至甘心接受所謂『殊途同歸』或者甘於淡化自己的信息…

但是耶穌卻提醒我們:『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

唯有神的道,耶穌所成就的救恩和聖靈的能力是今天我們需要珍惜的陳酒。沒有了他們,我們所信的就只是一個空殼。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Citations learned in the LEAD seminar

Learned these citations in the LEAD seminar in the last two days:

“God is too wise to be mistaken, too good to be unkind. If you can’t trace his hand you can always trust his heart.” (S.H. Spurgeon)

“An unguarded strength is a double weakness.” (Gordon MacDonald)

“Where no strong leadership exists, other leadership will arise.” (Peter Johansen)

“Ten steps ahead, you’re a leader. A hundred steps ahead you can be confused with the enemy.” (Howard Ball)

“Many people equally informed, seldom disagree.” (Peter Johansen)

“If you insist on 100% agreement, all Satan has to do is insert one for the contrary in order to paralyze the whole convoy.” (Howard Ball)

“He gets light enough for the next step, but no more. That is always God’s way. Duty opens by degrees, and the way to see farther ahead is to go as far as we see.” (Alexander McLaren)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新不如舊,舊不如新?(1)

倡導『改變』成了今天的潮流:由2008年Obama以『改變Change』為競選口號,到今天香港的曾特首一改作風,邀請余大狀作面對面的辯論,帶領眾高官走入社區推銷政改方案…

改變,由改變一張檯椅所擺放的位置,到政府高官的更替,公司政策修訂,社會法例更改等等,很多時候都會引起支持的同時亦會引起一些人的不安,批評,質疑,不滿,甚至是攻擊,不論是在家庭中,工場上,甚至是教會中都有可能會發生。

因此,今天有不少的書教人怎樣來實行『改變』,特別是在工作埸所中,稱之為change management(改變管理學),有一大堆的理論和方法教人怎樣可以成功地推行改變或者改革。

二千多年前生活在巴勒斯坦地的耶穌亦身處在一個不斷改變的大時代中。同時,由於耶穌亦帶給當時不少改變,在思想上,在宗教上都有,因此祂亦面對不少攻擊。

在路加福音5:27-39中就記載了耶穌作了一件改變當時慣例的事…

這段經文在馬太9章,馬可2章都有記載。但是如果我們稍為細心去讀路加的記載,我們會發覺彼此的經文不只有一些用字和細節上有出入,而且有一節經文是在馬太和馬可沒有的。而這節經文卻是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

路加福音5:39『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

那究竟耶穌在這段講話中是要指出『新』的好,還是『舊』的好?

那我們先要了解一吓背景:

自從耶穌帶住聖靈的能力由猶大地返到北面的加利利之後,『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四方 』(路加福音4章14節)而祂的所言所行不只引起很多民眾來聽祂講道,來尋求祂的醫治,同時亦引起法利賽人、文士、與及祭司的注意,甚至產生不滿的情緒。

當耶穌呼召了一個名叫利未的稅史作為門徒時,他又再次引起一些法利賽人和文士的誹議。

本來作為一個夫子,耶穌有權揀選自己的門生。但是偏偏這個人卻是一個為羅馬政府收稅的稅吏。
稅局從來都不是一個受歡迎的機構,而負責為政府收稅的人從來都不會是受歡迎的人物。十八世紀時的Benjamin Franklin (富蘭克林)就曾經說過:在這世界上除了交稅和死亡之外沒有任何事物是肯定會發生的(Letter to Jean Baptiste Le Roy (1789))。

而且,當時的稅吏並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盤生意。當時羅馬政府將稅收的工作以投標方式交給猶太人,投得的人只要向政府繳納所定稅額,他便可以打着羅馬政府的名向當地居民直接徵收稅款,一切所得都歸自己。為了使自己的生意可以「盤滿矷滿」,一般的稅史都會用盡方法來在百姓身上搾錢,因此成為被憎惡的一群。稅吏在聖經中常與「罪人」並論。 當時被視為與謀殺犯和盜賊同類。 可以說是「過街老鼠」…

猶太人的傳統經典《米示拿》有記載教導:『不可從稅務官的櫃檯或稅吏的錢夾,拿取零錢或找頭,或接受任何的施捨。』 ;『倘若有稅吏進了一間房子,那屋子裏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不潔。』 。因此一般人都不會與稅吏來往,更何況是收納他成為門徒。

而耶穌不只收納一個如此被人憎惡的稅史利未作為門徒,祂更到利未的家中與他的朋友『一同坐席』,『一同吃喝』。

那情況有點像今天一個基督教的牧者,未經考驗,就收納一個經常以權謀私,欺壓小市民的商人,來做他的門徒,而且立即到他的家中,與他的朋友及同事來吃飯。相信必會引起一些人的則目。

以今天的觀念看,我們都有自由可以與任何人一同吃喝。
但對於當時的猶太人,一同吃喝就是表示『接納與認同』,是一種親密的表示。
昔日,大衛王請約拿單的兒子(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來一同坐席。在撒母耳記下9章中幾次提到大衛王與米非波設同席,有其深層的意義,不只是表明大衛王按照他對約拿單的承諾在物質上照顧他的後人,更加是顯示出大衛王對米非波設的接納,把他的地位提升,視他為自已人。

在那個時代,除非你亦是『罪人』,否則與罪人,包括稅吏,一起吃飯是破壞了猶太人的飲食法規。是一種侮辱。而且與不潔淨的人同席,亦會使自己成為不潔淨…

但是耶穌卻打破了這種人定的規範:

祂回應法利賽人與文士的質疑:我來就如一個醫生為了病人一樣,是為了有罪的人而來,所以我『接納與認同』他們,視他們為『家人的一份子』…

而事實上,耶穌是為了所有的人而來,因為正如保羅在羅馬書3:11,12中借用詩人(詩14)的話;『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

同時祂知道自己來不是要只拯救猶太人,更要體現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就是萬國要因這位信心之父而得福。因此祂要打破當時猶太人所建種種的牆,走向他們刻意疏離的『罪人、撒瑪利亞人、外邦人』 中。

因此祂所作的,並非是『新』事,而是是要體現神在遠古已定下的心意。

(待續‧‧‧)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我要向山降服

移居加拿大以前沒有看過幾個真正有氣勢的山,因此二十一年前第一次看到洛磯山時,實在立時被它吸引住。每一座山頭都有自己的特色,好像都有自己的性格似的。其中最喜歡的是Castle 及Cascade 二座山。尤其是Castle山,遠看真的很似一座牢不可破,易守難攻的堡壘。
洛磯山給我的第一個印象不只是『美』,不只是『雄偉』,更使我驚嘆創造主的偉大。那時還沒有信耶穌,但當車漸漸駛入群山中時,腦中浮出了一個意念:『如此壯觀的景致,又豈可是在無意識的碰撞中產生的?』自始以後便愛上了洛磯山。91年正式移居Calgary以後,有好幾年時間,差不多星期六有空閒就開車往山中行。
年日愈久,那感受愈深,愈愛落璣山…不論是一片藍天之下,或是在一片雲霧之中,亦或在下雪的陰霾天,在日出之時,或者是在日落瞹眛不明之間,甚至是在月光之下,都各有意境…
每次來到山中,特別是當山峰被一片雲霧半遮掩時, 每次都令我問:神是否在那時刻就在雲後?在其中察看我們,在其中聽我們的禱告,在其中等候我們來尋求祂的面?


聖經中許多與山有關的故事:


羅得的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
摩利亞山地(Moriah)亦被稱為神的山,是亞伯拉罕獻以撒之地。
何烈山就是西乃山,被稱為『神的山』,因為神臨在那裏透過摩西與以色列人立約。
摩西在尼波山遠眺神的應許之地。
在迦密山上,以利亞靠着耶和華神胯過了400名巴力先知…。


以色列人對於山亦有一份很特別的感情。在古代,山常被視為神明的居所。在古代近東國家中,很多宗教神話中的外邦神明都在山上建有殿宇,例如迦南人的風神巴力(Baal),巴比倫的風神瑪督 (Marduk) 等。他們在山上呼風喚雨,主管世間天氣及農作物收成。迦南人的祭壇亦多建在高地底高山,聖經稱為『邱壇』(耶19:5, 32:35),『邱壇』原文是בָּמָה, 意思就是『高處』。以西結書16:16把這字譯作『高處』。
在古以色列人甚至是近東民族的心中,高山不只雄壯、神秘,更是神聖的。因為山就是神臨在的地方,是神的居所。神在山上與人立約,與人見面,亦在山上歷練人的信心。以色列人視山是神顯現之處:不知是神用他們己有的觀念,抑或是是因為神時常在上顯現…


總之『山』對以以色列人希伯來民族來說,是很有神聖的意味。
亞蘭人就以為耶和華神是山神(王上20:23,28),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以色列人自入迦南以後,都是以在南面猶大山地一帶為中心,因而被視為『山中的民族』,而他們敬拜的神就被視作『山神』。。


詩篇中有不少與山有關的詩篇,對詩篇121特別有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身心靈感到疲憊時,這詩都帶給我安慰與力量。


而在眾多與山有關的故事中,相信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地上獻兒子以撒的事可以說是最為人熟悉之一。
而有趣的是,在亞伯拉罕之後大概1,000年,大衛得神的指示要他的後裔在摩利亞山上建聖殿:


『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歷下3:1)


究竟兩個地方是否是同一處的問題引起不同見解。


有學者認為:亞摩利山地是亞伯拉罕以撒之地,而歷代誌的作者將將聖殿山與亞摩利山地拉上關係,使它更有歷史尊嚴。


但是有更多人認為可能創世記22章的那地方原來不叫亞摩利山地,是後來的抄本按歷代誌下的記載加上去。


今天亞摩利山被認定在耶路撒冷古城的東南面,就是今天伊斯兰教的El-Aqsa Mosque and the Dome of the Rock 所在之地。
不論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亞摩利山地是否與歷下3:1 的『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那個亞摩利山為同一個地方都好,兩個歷史故事卻有一個相同之處:就是獻祭:
亞伯拉罕獻以撒,以色列人獻羊羔,牛犢,鴿子…


詩篇121詩的內文雖然似乎是向神讚美和宣告上帝的恩典,應許:就是祂對子民的保護、看顧(v. 4-8)。


但這是一篇『上行』詩篇,是敬虔的朝聖者在向耶路撒冷朝聖的路上或者是登上聖殿臺階時唱誦的詩。亦可能是聖殿祭司向朝聖者唱誦的詩(留意詩中v.1,2 是『我』而v.3-8轉為『你』,因此有學者認為是聖殿祭司向朝聖者唱誦的詩)。


因此那唱誦或者是思想的人,卻必是懷着一種『獻祭』的心,因為來到『神的山』 - 亞摩利山,就是為了獻祭。


亦唯有甘心、全心向神降服,願意獻上的人,才會明白『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121:2),而不是從自己的學識、知識、經驗、能力、財富、地位、人脈關係等而來。


耶穌引用舊約的話:『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馬太12:7)
而獻祭就是『降服』的具體表現。
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撒上15:22)


在這個理解之下,再讀詩篇121時,這詩不只帶給我在困難疲憊中得安慰和加量,不再只是仰望祈求福氣,祁求保護,得以免受一切的傷害。而是在仰望山、仰望神之時,更要心存降服…


唯有對神心存降服的人,可以真正領受到詩篇121中所講的福氣。




不只『我要向山舉目』,更加是『我要向山降服』…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記得小時侯...

記得小時住在香港的屋村中,二、三百平方呎的單位住上六、七個人的家庭是正常的。房子內空間極之有限,所以孩子們大都喜歡在房子外的走廊內或空地中玩。那時『冷氣機』只是有錢人的專利品,所以夏天時家家戶戶都會打開大門,使房子內可以涼快一點,成人很多時都會在晚飯後坐在門外走廊聊天。大家與鄰居的關係都頗為親切。雖然鄰居與鄰居之間有時仍免不了有鬧意見或者是衝突的時候,但在任何家庭有困難時,其他人總是會樂意幫助,總是樂意與其他有需要的分享自己僅有的。

那時我們家中沒有電視,鄰居就讓我們四兄弟妹全數到他們家裏看『泰山』和『超人』(咸蛋超人) 片集。十多人擠在細小的空間中,看住一部只有二十吋的電視機,卻有無可比美的歡樂。有時因為兄弟妹中有人未能及時完成功課而不准到鄰家看電視,鄰居也會為我們向媽講情。左鄰右舍真的有點一家人的感覺。不知道那是因為居住的空間狹窄,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連帶緊密起來,或者根本上那時候人與人的關係都是來得較親切和真誠。在那裏一住便超過二十五年。需然長大以後很盼望可以搬到更好的地方,但到真正要離開時,又有些捨不得的感覺。

搬離了屋村以後,居住環境的確是改善了許多。家中的經濟條件也好了,住的、吃的、穿的都漸漸改善了。但是在新的屋苑中,與鄰居的關係不再。家家戶戶都是緊閉大門,極少往來,就是在升降機內遇上,都只是僅僅點頭,各人都在為自己的事而忙。似乎大都沒有興趣為了與鄰居建立關係而花時間。大家的精神時間都集中在為了達成個人目標而努力。甚至是人與人的關係亦漸漸變得功利化,總是着眼於是否對自己有利。

在這種社會文化的燻淘下,甚至是有些基督徒與主的關係,亦不知不覺間走上同一路上:我們禱告,是因為有求於主;我們參加敬拜、奉獻,甚至是服事,都是因為履行宗教責任,或者是滿足個人目的…

神卻是非常重視祂與人之間的關係。為了讓人可以與神自己關係復和,祂甚至主動讓自己的獨生子成為肉身來到世上:神成為了有血有肉的人 耶穌,以自己的血,自己的生命作為人類贖罪的代價,叫信祂的人可以因而與神關係復和。

我們若要維繫和加強這關係,就必要努力和願意付出代價,以至可以『常在我[耶穌]裏面,我[耶穌]也常在你們裡面』。但是怎樣才可以達到『常在耶穌裏面』?約翰福音記載耶穌說: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15:7);『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裡。(15:10)

在此耶穌留下了兩個指示。

第一個是『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

在約翰福音151-11節中,共有11次用到『在裏面μένω ἐν

μένω 的原文字意是 :『to remain 留下』亦有『居住dwelling,或者『making a home使成為家的意思

因此第7及第10 節可以理解為:『你若時常住在我裡面我的話也會住在你裡面…若遵守我的命令就等如常住在我的愛裡面…』。而『住』是一種有生命力的活動,在這活動中,同住的人必需要有真情的交流,同住才會是一件樂事。

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都知道禱告與讀經是與神交通的途徑,但卻不保證必定會有互動的交流,因為讀了的話可以沒有入心,說了的禱告可以只是一次個人的獨白…

在這條屬靈的路上,今天我們同神的關係是怎樣了?是走在耶穌的前頭、後頭抑或是在『耶穌裡』?

要神的『話常在在你裡面』並不是要背熟整本聖經,或者完全透切明白整本聖經,事實上有誰可以??亦不是要好似先知以西結在異象所見,將整本書吞入肚:

「人子啊,要吃我所賜給你的這書卷,充滿你的肚腹。」(以西結書 3:3)。而是好像詩人所言:『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1:2)。就是讓神的話成為了你生活的一部份,成為生命力的泉源。

除了神的話語,遵守神的命令亦是維繫和加強與神關係的途徑之一: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約15:10)

『命令』容易令人產生被冒犯的感覺,容易使人覺得發命令的人尊橫。但神的『命令』不是出於『專權,操控慾,不是要剝奪自由』,而是出於愛:為幫助我們留在祂的愛裏,活在祂裡面。就好像做父母的,特別在兒女比較年幼時候,都會對子女定下一些規矩… 不可把手指頭插入電制內,不要碰爐頭,不要走近熱水,不要亂闖馬路……一大堆的規矩和命令都只因為『愛』。

若果我們的生命中沒有神的道,若果忽視了神的命令,終會與神的關係分割,與祂的愛分割。因為人若不常在我裏面,即是不生活在耶穌裡面,就會像與葡萄樹分離的枝子一樣枯死,最後會被扔在火裏(15:6)

今天你或者正面對生命中一些破碎的關係,在人生的過程中,感到實在失望、疲憊不堪、感到不知道亦唔想去面對前路…但是,你若想重建你生命中的關係網絡,必須先要從與神重建關係開始,因為唯有耶穌是這關係破碎的世代中唯一的盼望…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白象,鐵馬和石雕

今早讀到一篇麥希真牧師收錄在他的著作【鐵磨鐵信箱】內的文章,提到他家中有三樣很特別的擺設:白象,鐵馬和石雕。麥牧師寫道:

我家裏有一隻可愛的白象,高八英寸,長十英寸,全身雪白,英武地站著,把臉翹起,鼻子捲在頭頂,配著兩隻大耳朵,可愛極了。其實,這是死去的珊瑚蟲!千千萬萬的珊瑚蟲生在海底,隨水蕩漾,過一段時期就都死了,結成大塊大塊的珊瑚礁。這些珊瑚蟲非常渺小,長在黑暗的海底,無人認識,無人知曉!委內瑞拉的漁夫把這死氣沉沉的珊瑚挖掘上來,委內瑞拉的鄉土藝術家把它雕刻成為可愛的白象,委內瑞拉的一位基督徒皿哥把這「重重的」禮物帶來,如今高高地站在我家客廳書櫥上,朋友進來,都驚嘆說:「這白象真是可愛!」

我家裏還有一隻黑色的鐵馬,高八英寸,長九英寸。這是我在南美洲路旁喝咖啡時,一位鄉土藝術家來兜售自己的作品,我只付了加拿大幣八元半買回來,現在看這鐵馬如珍如寶,也供在客廳的木櫥上。這鐵馬是用丟棄了的螺絲釘、螺絲帽、粗鐵絲、細鐵絲、大鐵片、小鐵片燒焊而成的。這位鄉土藝術家極有眼光,極有心思,極有藝術天份和修養,把這些廢銅爛鐵,配搭起來,成為一匹栩栩如生、氣宇軒昂的黑色鐵馬,我愛這匹黑馬,比愛那頭白象更多,常說:「有機會遇著你,這是畢生榮幸!」

我家裏還有一塊石雕,高一英尺四英寸,闊八英寸,是一大串從泥土拉上來的落花生。有的花生白白胖胖,有的花生乾乾癟癟,有的是黃黃的,有的是白白的,還黏著一小塊、一小塊黑色泥土,又在小枝上長著嫩白的花生葉子。我是在澳洲悉尼櫥窗外遇見,看了第一眼,就愛上了它,因為各種石刻都極少用花生作主題。以後有更大的發現,發現這本是一塊全無是處的壞石,既不晶瑩可愛,也沒單純的顏色。這石頭有黃塊、有白塊、有黑塊,混混雜雜,不能雕刻成任何美麗可愛的珍品。
但是終於有一位功匠,情有獨鍾,匠心獨造。居然,想出一個不平凡的主題:一大串從泥土裏拉上來的落花生,按著混雜的顏色,雕成胖的和癟的花生,黃色和白色的花生,黑色的泥土,嫩白色的小葉,一塊混混雜雜的壞石,竟然成為不凡的藝術品,真是神奇之作啊!』

看完文章後很想有機會看看麥牧師這三樣擺設,更希望有一日可以成為一堆死去的珊瑚蟲,或者成為一堆被人丟棄了的螺絲釘、螺絲帽、粗鐵絲…或者成為一塊全無是處的壞石,在主手中成為合用的器皿。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後 2:21 )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天生天養?

2009年1月26日美國加州洛杉磯南部一名女子,在醫院順利產下八胞胎。醫院的婦產科醫生馬波斯表示,八名胎兒是在上午10時43分到48分的5分鐘內順利出生,體重最重的3磅4安士,最輕的僅1磅15安士。醫院出動46名醫護人員參與接生工作。
需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養育八胞胎的經歷,但卻可以想象到要照顧這八個初生的孩子成長,確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就是只要照顧一個,有時也不容易。
我們必須要惜心地為他們安排一切,從餵奶,換尿布,到較大時教他們走路,說話等等,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需要付出不少的心思,時間,努力。

一個新生命的成長需要付上代價,同樣屬靈生命的成長都需要付上代價和努力。
但是偏偏有不少信徒卻不以為然。以為信了耶穌後,新的生命就會不費任何功夫,便會自動成長。

他們信主的年日長了,年紀也大了,但是屬靈上卻仍是沒有成長,因為他們不願意付代價。結果,他們就好像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內的『周伯通』一樣,一大把年紀,但是卻不願意成長,行為,思想,仍是一個小孩模樣。

哥林多的一些信徒可以說就是其中表表者:
『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裡為嬰孩的。我是用奶餵你們,沒有用飯餵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吃,就是如今還是不能。』(林前3:1,2)

結果是教會起了一浪又一浪的風波:
『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分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嗎?』(林前3:3)

要擺脫這種情況,我們必需要付上成長的代價,必需要是決心有意識地使屬靈生命成長。


使徒保羅在給腓立比教會的信寫道:
『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
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2:12,13)

驟眼讀來,保羅是在談『得救(σωτηρία)』的問題。但有釋經學者指出,從上下文理解,可以知道保羅不是在說『個人得救問題』。而是回應到2:3-4中的種種屬靈問題: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而解決這種現象的方法就是『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當以敬畏戰兢的態度努力達至健康的屬靈生命。

因為σωτηρία (sōtēria) 一般解作 “救恩(salvation)”,但亦有 “整全(wholeness)” 或or “健康(health)”的意思。在這裏保羅是在勸告腓立比教會的信徒,需要在屬靈生命成長和健康上努力。

不少人認為屬靈成長是非常個人的事。因此,我們不需要任何人的參與個人都可以成長。

聽起上來好像很有道理:若果一個人自己不願意立志成長,不願意付代價,付上努力,那肯定他不會成長。但是在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卻是不可以只是『孤軍作戰』。

希伯來書作者提醒我們: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作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希10:24,25)

現今人對個人主義的崇拜(the idolatry of individualism)可以說到了真的已無孔不入地侵入了我們的信仰而我們卻汒然不覺。
但其實我們真的是不知不覺嗎?還是我們是在暗暗高興,因為這種『個人』主義,正好成為了我們不願成長的掩護,可以大條道理地躲在它後面,然後在後面大聲高喊:干卿底事,這是我個人與主的關係,你是老幾了?你有啥權過問?你又不是神!

為了『和睦』,為了做個『溫溫柔柔』的人,旁人只好將說話吞回肚裏,反正這到底確是『個人』的事,你不成長,決不會影響我的成長。

但聖經告訴我們,這不只是『個人』的事,別人不成長,在表面看起上來,好像真的是不會影響其他人的,只要自己長進便成!但現實裏,卻不是如此,否則孟母也不用「三遷」。在加拿大十九年只搬過兩次屋,都已經怕怕。何況在短期內「三遷」,若不是感到必要,又有誰會如此做。「孟母三遷」,是因為知道週遭環境,友儕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一隻臭蛋,會使整碟炒蛋變臭。在屬靈的爭戰中,有如在任何的爭戰一樣,必需要有同心合意,互相幫助的同袍。

今天,在我們抱怨教會屬靈氣氛薄弱之前,讓我們先來檢視一下自己的屬靈生命。
若果每一個抱怨的人都先檢視自己,然後先自行改正,相信教會整體的屬靈成長必會很快便倍增。因為不單只「個人」會先成長,而且週遭的人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而他們的成長,會再影響更多的人。就好像一粒小小的石頭,投在水中,卻可以造成很多的漣漪。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葡萄枝幹與葡萄 (下)

耶穌究竟是看重結果子,還是與祂相連的枝子?……?

耶穌說:『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約翰福音15:2)

就中文和合本的翻譯,我們很自然會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不結果子的枝子,就會被剪去』,然後『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裡燒了』(約翰福音15:6)。不結果子的枝子看來只有一個結局,就是被火燒掉。以這結論來理解,耶穌看來是看重結果子更甚於與祂相連的枝子。但這結論卻與聖經中所啟示的耶穌不同……

我們若果進一步查考,會明白到15章2節的『剪去』希臘文是airo (αἴρω ),意思是『take away拿走』,亦可以解作『lift up 提起來,拾起來』,或者是『拾起來放在另一處地方』。[1] 提摩太前書2:8 中,保羅說:『我願男人無忿怒,無爭論(或作:疑惑),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舉起』就是airo (αἴρω )。

原來一棵健康的葡萄樹會長出許多的枝幹。但由於葡萄樹是攀藤植物,所以 新長出的枝幹一般都會緣着地面生長,以致被泥土遮掩而吸收不到陽光,因而結不到果子。遇到這種狀況,栽種的人就會細心地將枝幹上的泥土或者是落葉清理,然後將枝幹放在棚架上,讓它可以緣着棚架生長,並且可以吸收到足夠的陽光,加上從葡萄樹而來的養份而結出果子來。
有時為了使這些未結果子的枝幹可以生長得更強壯,園丁會稍為剪去枝幹頂尖的一小部份,幫助它們成長出得更茁壯。

因此,按這背景來理解,約翰福音15章2節的『剪去』,目的不是要將未結果的枝剪掉扔在火裏,而是要幫助它們結出葡萄來,以致從這些枝結出來的果,可以同其它的果一樣來榮耀神。

耶穌在與門徒分離之際,給予門徒的是一個帶着安慰的應許:『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15:5)。祂看重的是與門徒那一體的關係,因為祂知道唯有先有這種關係,門徒才可以結出榮耀神的生命果子。

建立這關係是靠恩典:因着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流的血,我們的贖被神赦免,因而可以與祂建立這一體的關係。但是要維繫和加強這關係則要我們的努力和付代價。

我們身處一個『多任務 (multi-tasking)』世代。人們都習慣了在同一時間內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特別是年青一代,可以在同一時間:聽IPod,溜覽網頁,MSN,與及溫習功課…但是總是有極限的。 我們的心懷亦是一樣,若果我們被這世界上的快樂,世上的榮耀,世上的情慾,世上的理論、思想、哲理所充斥,那麼我們便無處可容神與我們的關係。我們必須要為這關係留下空間。因為『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裡燒了。』(約15:6),人

神看重結果子的生命,因為那給父帶來榮耀,叫人得平安,得喜樂,得面對困難和攻擊的力量。但是耶穌更看重祂同門徒的關係,因為祂清楚知道,唯有緊連耶穌這真葡萄樹,人們才可以結出有果子的生命,,在世上成為基督的見證。
[1] The linguistic and Exegtical key to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by Cleon L. RogersJr. & Celon L. Rogers III, p.218. TDNT 1:185 .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葡萄枝幹與葡萄

由於在聖經中有不少經文都提到葡萄樹或者葡萄園,所以很希望可以親身到葡萄園一看。三年前的一個暑假,終於有機會到了B.C.的葡萄園區去看看。B.C. 的葡萄園都是釀酒廠,有大有小。大多數的地方都裝修設計得很雅致,各有各的特色。但各園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漫山的葡萄樹,都是栽種得很整齊,而且大多是倚山坡而種植。遠遠都可以認出是葡萄園。那年去的時間可能不是收成時候,所以看到的葡萄都是比較細小,但每一抽都有很多葡萄。

我所見到的葡萄樹都不很大,看來也不太老。但聽說在英國倫敦附近的漢普敦宮(Hampton Court Palace) 有一棵被稱為世上最老的葡萄樹,有說樹齡已有接近一千歲,據說那樹足有5呎闊,最長的枝幹距離主枝有120- 200呎長。由於這些枝子都與樹的主幹接連住,所以可以不斷地由樹根中吸收到水和養份,仍然可以結出年產500到700抽的葡萄子。

在中國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杭桂鄉吾斯塘烏其村有也有一棵已有160年樹齡的老葡萄樹。這棵堪稱葡萄樹王的老葡萄佔據空間一畝多,主幹有水桶般粗,爬在架上的藤也比碗口粗,樹皮斑駁脫落,露出黑褐色的樹干,主幹枝以下已找不到一絲綠意,主幹枝以上枝中萌生出數不清的新枝,結出許多漿果橢圓狀球形,表皮有白霜的葡萄。有人稱葡萄為新疆形象代言之一。

葡萄樹與以色列民也是關係密切。按約翰福音的記載,耶穌在與門徒共進最後一次逾越節晚餐之後,對門徒說了一番臨別安慰的話,祂說: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裡燒了。(15:1-6)

葡萄樹是當時在中東地方極之普遍的植物,葡萄是以色列人生活中主要的食物之一,葡萄園與以色列人生活更加是關係密切,有不少的人擁有葡萄園,有更多的人在當中工作維生。在耶穌的比喻中最少有五個是提到葡萄樹或與葡萄園有關的。

在舊約中,葡萄樹或者是葡萄園,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象徵了神給他們的平安與及豐盛,更亦象微了『上帝選民的身份』。

詩篇80:8 的詩人寫道: 你[耶和華神]從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樹,趕出外邦人,把這樹栽上。
先知耶利米亦在2:21記載:我[耶和華神] 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樹,全然是真種子…。
那『一棵葡萄樹,上等的葡萄樹』就是指向以色列民。
按猶太人史學家約瑟夫記載,耶穌時期的聖殿入口,就雕刻了一棵金葡萄樹。

耶穌自比為葡萄樹,而門徒是枝子,是要提醒門徒葡萄樹與葡萄枝幹是一體,耶穌亦是與門徒是為一體。

對於這段記載,一般釋經者都會指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裡燒了』。提醒和勉勵信徒要結果子,否則就會被剪去,而最終成為枯枝,被扔在火裡。

在我最近再讀這節經文時,心裏浮現了一個疑問:耶穌究竟是看重結果子,還是與祂相連的枝子?……?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Troubled? Stressful? Keep Calm and Carry On!

Recently I came across this article by Michael Duduit who talked about a little book titled “Keep Calm and Carry On”. Over two millions copies of the book and posters were printed by the British government during World War II. It was intended to be used to encourage the British in the event of Germany invasion to Britain. Since this never happened, most of the posters were destroyed at the end of the war in 1945 and never officially seen by the public. About 10 years ago, one was discovered in a second-hand United Kingdom bookstore and was hung on a wall of the shop, where it attracted interest from customers. The store's owners began reproducing copies for their customers since the copyright on the poster had expired.


I did not have any chance to read the book yet, but Duduit quoted some “common sense wisdom” from the book that inspire readers to "keep calm and carry on"” which 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There is no education like adversity." (Benjamin Disraeli)


"It isn't so much that hard times are coming; the change observed is mostly soft times going." (Groucho Marx)


"The darkest hour in any man's life is when he sits down to plan how to get money without earning it." (Horace Greeley)


"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go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 (Winston Churchill)


"Worry often gives a small thing a big shadow." (Swedish proverb)


"My life has been filled with terrible misfortune, most of which never happened." (Michel de Montaigne)


"The greatest mistake a man can ever make is to be afraid of making one." (Elbert Hubbard)


"Don't judge each day by the harvest you reap, but by the seeds that you plant." (Robert Louis Stevenson)


"I am an optimist. It doesn't seem too much use being anything else." (Winston Churchill)


For me, my inspiration and greatest comfort come from Apostle Paul’s reminder:


In every way having been troubled, but not having been hemmed in; having been perplexed, but not utterly at a loss;

Having been persecuted, but not having been forsaken; having been thrown down, but not having been destroyed;

Always bearing about the dying of the Lord Jesus in the body, so that the life of Jesus also might be revealed in our body. (2Co 4:8 -10)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投資策略

不知是甚麼原因,最近對於時間有點混亂。一些幾天前發生的事,以為是很久以前的事。尤其是這一個星期,時間好像特別模糊。


時間根本上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要為時間下一個定義不是一樣容易的事。根據Wikipedia的資料:


Time is part of the measuring system used to sequence events, to compare the durations of events and the intervals between them, and to quantify the motions of objects. Time has been a major subject of religio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but defining it in a non-controversial manner applicable to all fields of study has consistently eluded the greatest scholars.


『時間』可以說是我們生命中白白得來,亦要不由自主地必要花去的一樣資源。有點像神在曠野中賜給以色列人的嗎哪,各人不能多收,又不能將吃不完的儲下。

美國作家Annie Dillard 說: How we spend our days is, of course, how we spend our lives. 對於人類,『時間』可以說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平白浪費時間,還是要怎樣投資時間在有價值的事物上,相信各人有不同的投資策略。


在我們的一生中,有人投資在賺取金錢、爭取權勢、學習知識等事上…

但是這些都是短暫的。這些似乎都是可以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今天是千萬富翁,但是一個『金融海嘯』可以使人成為負資產;一個權傾朝野的政客,一夜的政變可以成為階下囚…。但是一個窮小子亦可以憑著努力、決心、時機等成為富豪…一個落難和尚成為一國之君…。

唯有『時間』是永遠不可以自己賺取或者爭取,而且是失而不可復得的。正如耶穌說:『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但偏偏人最忽略它的珍貴性,因而將這有限的珍貴資源,全用來換取一些短暫的東西。

當醒覺時,都只是落得一聲唏噓,一聲無奈的嘆息。


自古以來無數的人追求『不死』。但『老不死』是否真的值得追求呢?在想象中好像是美得無比的事,可以永遠享受世上一切…但世上的事可是全是美事?永遠在世就要永遠面對世上的美與醜,善與惡…。

還記得電影 “Little Big Man”中那百多歲的德斯汀荷夫萬(Dustin Lee Hoffman)是如何的寂寞,因為他的朋友都過去了,一臉皺紋,一臉落漠,在鏡頭前憶述往事

生命是有限的,但亦正因為如此才顯得保貴,就如罕有的鑽石、黃金、石油、清水…。經濟101不是教導:big demand, limited supply drive price up, small demand, unlimited supply drive price down…

而無盡無限的事物,任憑它是如何好,往往都成為了減價貨…。


常言道:生命不在乎長短,只在乎意義。『永生』可貴之處亦不在乎那『不死』的生命,而在乎因信耶穌而可以永遠和神同在的『生命』,在乎那生命的質素,而不是生命的長度。若是永遠不死,卻是永遠與神分隔,那又有何可貴,那不就是地獄嗎?


今天你的生命投資策略是包含了那些項目呢?當中有多少的寶貴資源是投資在永恆上?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Faith and Obedience


Dietrich Bonhoeffer, one of my favor writers, expre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faith and obedience in this way: “Only he who believes is obedient, and only he who is obedient believes”, “For faith is only real when there is obedience, never without it, and faith only becomes faith in the act of obedience”.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芥菜子


每星期的例假都有一個例行節目,就是去買菜。但是我一向都不會留意要買些甚麼,或者菜價如何,因為我只是負責『運輸』,而不是採購。但是最近時常都聽到人家說『菜貴了很多』…

早兩星期曾經半開玩笑說「今年夏天時自己在後園種菜」

令我想起年多前去世的外父,他很喜歡種菜。在他那半邊孖屋小小的後園裏,差不多一半地是用來種菜。有一年,我曾經幫他開墾新的種地,但辛苦了一天都掘不了多少地方,那次真的體會到耕種的辛勞

因為他喜歡種菜,所以在他地庫裏,收藏了不少的菜種。有波菜,白菜,雪豆…但是卻是沒有一種在福音書中,幾次提及的菜種→芥菜種

在馬太福音13:31-32,亦是在馬可福音4:30-32同路加福音13:18-19中,耶穌用芥菜種來比喻了『天國』。

而在馬太17:19-21同路加17:5-6中,耶穌就用了芥菜種來比喻『信心』。都是我們相當熟悉的比喻。

中東地區的芥菜和我們一般用來煲『芥菜咸蛋瘦肉湯』的芥菜不同。

芥菜子在福音書和猶太拉比的教導中,都是經常借用來形容體積『細小』的事物。在以色列地,芥菜種大慨好像一粒鹽那麼大。 卻可以長成為有如一棵灌木叢般大,可以有26呎高。以致雀鳥可以停在上面。鹽粒那麼大的芥菜子不單可以成長為一叢大的植物,而且芥菜子亦是一種有極強生命力和適應力種子。有點像我們熟悉的蒲公英,就是落在沙石上或者是較差的土壤中,它仍可以札根成長。甚至可以在石與石之間或者是建築物的石縫之間,或者石質的山邊成長。它的根在成長時甚至可以將石頭迫開,為自己制做更多空間。

耶穌以芥菜子論『信心』(馬太17:20),不只是因為它體積細,卻可以成長為6呎高有如一棵灌木般很多枝節的植物,來形容只要有很小的信心,事情仍會因而得以成就。

若果耶穌用芥菜子來比喻信心只是因為它體積小,卻仍可以成就大事,那為何當門徒不能將污鬼從一個孩子身上趕出來時,祂對門徒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17:20)?門徒不是已有了『小』信心嗎?若只要有信心小至『像一粒芥菜種』那樣便可移山,那為何主卻說門徒是因為『信心小』而不能將那污鬼趕出來?那祂為何說彼得是因為『小信』,所以不能持續在海上行走(太14:31)?

馬太福音17:20中的『小信』希臘原文 ὀλιγοπιστία 由兩個字合成:ὀλιγο + πιστος

Πιστος 意思是『信任,可信』,而ὀλιγο 意思是『稀少,薄弱』。

因此『小信 ὀλιγοπιστία』可理解為『薄弱的信心』。着眼在信心的『質』上而非『量』或者是『體積』上。釋經家Donald A. Hagner 指出,『ὀλιγοπιστία (薄弱的信心)』就等同沒有信心,甚至沒有資格被視為是真信心。

耶穌所說芥菜子一樣的真信心,仍是一種雖然是微少但卻是帶着極強生命力的信心。在逆境時仍深信事必會成就,仍能堅持下去,就是信心的一種表現。真『信心』是必會帶着力量的。而『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是這種『信心』的唯一源頭。

今天你已得着這芥菜子的信心沒有?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軟弱窮乏的人

我們活在一個極度競爭的社會中。記得自小學開始,就面對一浪接一浪的競爭。我家住的屋村內有三所小學,為了可以進入被公認為『最好的』那一間,我媽一大清早就拖着我,帶着凳子在學校外等候排隊申請。

自幼我們便被教導『弱肉強食』的所謂生存哲學,不斷與人比較,與人爭競。

這種『不甘示弱』的心態不只在學校、在工作場所、在家庭中都存在。有時甚至是教會內,『成功哲學』都在發揮着強勁的影響力。

而這種思想,往往成為了人神間關係的最大障礙:『人不認為自己缺乏、或者是軟弱』,所以不需要神(或一種更大的能力,higher power,來幫助他)


馬太福音5:3耶穌的『論福』篇中說:『虛心的人有福了』。

這『虛心』原意是『靈裏貧窮(πτωχοὶ τῷ πνεύματι)』。那『虛(πτωχοὶ)』字就是路加福音6:20的『貧窮的』。那亦是馬太福音中的平衡經文。

不少釋經學者都強調這『窮』是屬靈上的貧窮。但若果我們抽身耶穌的事工,會發覺祂在會堂中以以賽亞書作為對自己身份和工作的宣告(路加福音4:18),與窮人和罪人坐席,在在都顯示耶穌所關心的『窮』不只是靈裏的『窮』,亦是物質上,生活需要上的『窮』人,這亦是耶穌一生事工的宣言

福音是『窮』人的福音,路加福音16:20中的拉撒路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窮』人。耶穌也稱窮人為『神的子民或門徒』(路加福音6:20)

楊牧谷牧師在他的著作『 步祂後塵 I』中指出:耶穌一生認同窮人,視神是軟弱無能之人的神


但那不是說祂只是窮乏人的神,富有的人不是祂拯救對象。

而是人不論是在物質上是『窮』或『富』,都必要能認清自己實在是窮的,實在是軟弱的,才有可能歸回。

要認清到物質上的『富』,是絕對不能使人的生命真正豐盛起來,因為物質帶來的滿足都只是既短暫又表面的:錢可以買大屋,卻不能買家庭,可以買最先進的保安系統,卻不能買心裏的平安,可以買最珍貴的補品,卻不可以使人多活一刻…物質是沒法填補人類心靈因為與造物主關係破裂而造成的空虛。因而人內心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在世上尋找可以填補這空隙的方法,但卻仍是感到不滿足。因此生命仍是『窮』的,是『軟弱』的。


對於人所面對的困境,身為神子的耶穌是全然了解的。因為耶穌不只是一個理論家,不只是一個思想家,不只是一個做學問的學者。祂更明白『全然投入工作是明白人性最重要的途徑』。而不是躬身躲在象牙塔內。耶穌更是在人群當中與他們一同經歷。(希伯來書4:15)


楊牧谷牧師指出:神是軟弱者的神。耶穌自己就是神走入受苦群的僕人,祂就是神對無能者的激情。祂體會到有一種比埃及的法老和羅馬的凱撒更痛苦的壓迫就是罪的奴役。人因犯罪伏在罪惡之下而無助無能地受苦是最軟弱的表現,而伏在罪惡勢力下的人,實在已經叫人變得比稅吏更市儈,比妓女更卑賤,比罪人更污穢。而耶穌為了我們這軟弱而動了激情。


楊牧師指出神要在我們這個破碎的世代透過祂的僕人們行大事。而耶穌總是喜歡揀選軟弱的人成就祂的工作,或在人的軟弱上成就祂的計劃(哥林多前書1:26-29),因為祂是站在軟弱的人的一面的。而我們只能真正認識自己的軟弱才可以事奉祂,等到比較剛強的時候,我們就失掉資格了。因為人是在剛強的時候失敗,不是在軟弱的時候,就如人只會在剛強的時候驕傲,不會在軟弱的時候驕傲一樣(箴言16:18;18:12)。神是無能者的神,卻是自認為「全能者」的仇敵。當神站在無能者的一邊時,無能者就正是歷史的大能者。就如摩西與耶利米。


今天你願意成為一個軟弱窮乏的僕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