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rael wine-press ruins |
對於猶太人來說禁食並非是陌生的行為。古猶太人認為飲食是快樂的一種外在表現,因此當他們極不快樂或者是心中充滿焦慮時,他們就會禁食。因為他們『不想再有快樂』。因此在有人死亡時,或者是國家面對攻擊時,人都會有禁食的行為 (撒下1:12)。
但有時是為了要克苦己心,讓自己可以更專心禱告也會禁食。以斯拉與利希米就為了要專心禱告而禁食。
而按照摩西律法或者是妥拉的規定,猶太人只在贖罪日才需要一定禁食(利未記23:27),目的是要藉住禁食在神的面前自我醒察。
總的來說,禁食本來在於個人情緒的表達多於是宗教或者是屬靈的含意。
但在猶太人的歷史中,尤其是在亡國被流放之後,禁食的規定愈來愈多,來到耶穌的時代,法利賽人和愛色尼人更加重視『禁食』。他們的要求比猶太人傳統(妥拉)要永更嚴。本意是為了幫助以色列人重過聖潔的生活,愛色尼人、法利賽人、甚至是施洗約翰都特別強調『禁食、禱告』。有一些法利賽人更加標榜一星期(在星期一及星期四)兩次禁食,以表示自己是敬虔的。
因此當時法利賽人對『禁食』的要求相對妥拉的要求是『新』的。
耶穌對於這種『新』的要求,不以為然,因為祂看出那只是有外在行為的一種宗教規條。
耶穌面對指責,他用了另一規條來回應:根據當時律法,在當禁食的日子中若果遇上婚宴,參加婚宴的人是可以不用禁食。因此絕無需要在歡喜快樂的日子為了守規條而禁食。
耶穌指出「內心比外在的、只有空殼的行為重要得多」:那些新的規條,新的法則若果缺乏了真正屬靈的內涵,那亦只是虛有其表。反而失去了神古舊教導的意義。因此耶穌強調『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路5:39)
基於馬太或者是馬可福音的記載,有不少人認為耶穌這句話是一個警告或者是一句諷刺話,是要提醒人『不要戀棧陳酒』。但是在路加這段記述中,在卻完全沒有警告或者是諷刺的意味。事實上我們在讀附類福音時,必須避免為了融合相同記述而將某一卷書中的理解加於另一卷書上。我們必須讓每卷書有它自己的獨立性。
今天對餐酒有認識的人都會同意,一般來說,舊的酒都會比新釀的好…
事實上猶太人都是完全同意『舊酒是好的』:
在便西拉智訓9:10中指出:永遠不要拋棄老朋友,你永遠找不到可以代替他的新人。友誼好像酒一樣,愈是年深日久,便愈是醇美。
所以當祂說:『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時,大家都會很認同。不會以為祂是在講反話, 或者以為祂是在提出些甚麼警告,叫人提防那些認為舊酒是好的人。
事實上,耶穌是藉着在場法利賽人與文士的質問,勸人要歸回上帝教導的真義→就是那『陳酒』,就是上帝自創世以來就有的道。
今日我們處在一個極速變化的世代中,時代不斷在改變中,人不斷地求變,希望可以追上時代的變化,希望變得更好…。
於是乎不知不覺之間,凡是舊的,都應該歸『垃圾桶』,包括信仰。
在美國,當傳統基督教的人數每年在下降之際,在1987-98年間出現的新興宗教團體就有至少四百個。日本的創價學會,一些混合宗教如超覺靜坐,法輪功,新紀元運動都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他們教人怎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體現自我,如何運用意志力來把內心的煩惱和焦慮排遣出去,體現超能力,進入忘我的內在旅程…
但是這些都不能夠真正完全解答到人生的真正問題。
唯有神在四千年前向阿伯拉罕啟示,向以色列人啟示的道,就是在二千年前藉住耶穌而完成的救恩,才是人生的出路。
但對於不少人來說這都已是過時,甚至是一些基督徒都提出新的理論…甚麼所有耶穌的神蹟不是真有其事…等等。亦有些為了要能夠與其他宗教,社群對話,甚至甘心接受所謂『殊途同歸』或者甘於淡化自己的信息…
但是耶穌卻提醒我們:『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
唯有神的道,耶穌所成就的救恩和聖靈的能力是今天我們需要珍惜的陳酒。沒有了他們,我們所信的就只是一個空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